四川各地2022年“亩均论英雄”评价名单陆续出炉
“掘金”园区“英雄”让发展更有含金量
“掘金”园区“英雄”让发展更有含金量
“质”“量”双升
●与2020年首次评价相比,评价覆盖范围有效扩大,参评企业数量逐年增多,覆盖21个市州和全部以发展工业为主的各类园区
●三年来,参评规上工业企业各项主要指标持续提高,亩均营收、亩均税收、人均营收、单位能耗产出等指标年平均增幅近10%
●A类企业引领带动效应显着,亩均产出效益更优,亩均营收是全部参评企业均值的1.53倍,亩均税收达1.9倍,绿色发展水平更高,单位能耗产出是全部参评企业均值的1.29倍,创新发展动能更强,R&D投入强度比全部参评企业均值高0.16个百分点
近期,四川各市(州)陆续发布“亩均论英雄”产业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效益评价(2022年)A类企业名单。据统计,全省上榜企业总数接近3000户。
将农业领域“亩产”概念引入工业领域,我省从2020年开始探索以“单位产出效益”为核心的园区及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评价体系,推进要素差异化配置制度建设,有效提升土地资源“含金量”,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
开展“亩均论英雄”评价三年来,四川以亩均营收、亩均税收、人均营收、单位能耗产出、R&D投入强度为核心指标科学建立评价体系,从多个维度对全省产业园区规上工业企业精准画像,各地按照指标体系对参评企业评价分级,评出“英雄榜”。
2022年上榜的“英雄”企业有哪些新特点?记者梳理各地名单,看四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势头。
信号一
企业“质”“量”双升,六大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
“从各地发布的名单来看,2022年四川工业企业呈现出‘质’‘量’双升的特点。”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,与2020年首次评价相比,评价覆盖范围有效扩大,参评企业数量逐年增多,覆盖21个市州和全部以发展工业为主的各类园区。三年来,参评规上工业企业各项主要指标持续提高,亩均营收、亩均税收、人均营收、单位能耗产出等指标年平均增幅近10%。
A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显着,是“质”“量”双升另一具体表现。
各市(州)根据评分,按照A类企业不超过30%、C类企业不低于10%的比例,将参评规上工业企业评为A、B、C、D四类。总体来看,A类企业引领带动效应显着,亩均产出效益更优,亩均营收是全部参评企业均值的1.53倍,亩均税收达1.9倍,绿色发展水平更高,单位能耗产出是全部参评企业均值的1.29倍,创新发展动能更强,R&D投入强度比全部参评企业均值高0.16个百分点。
此外,名单显示,六大优势产业支撑作用明显。从产业评价情况看,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、食品轻纺、医药健康、先进材料、能源化工六大优势产业支柱效应显着,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全部参评企业平均水平。
信号二
政策资源高效整合,评价结果推动企业转型升级
“英雄”的产生,离不开培育“英雄”的土壤和环境。开展“亩均论英雄”评价三年来,全省各地持续探索创新,抓评价、促应用,将“亩均论英雄”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。
评价方面,泸州、雅安、南充、内江以省级评价指引为依据,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完善个性化评价指标和权重,出台市级实施意见和细化方案,进一步把提升亩均效益作为优化产业结构、提升增长动能的有力抓手。资阳、成都、自贡、眉山、广安建立工业用地出让前置审查、履约考评机制,联动“标准地”改革和工业低效用地清理整治等工作。其中,成都建立工业用地弹性出让政策,“50年”不再是唯一选择;眉山出台“工业项目用地提质增效十条措施”,建立工业项目用地提质增效“红黑榜”;广安建立落后企业“黑名单”机制,强化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,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升级。
结果应用方面,泸州、成都、南充、内江、雅安、广安、阿坝等地以评价结果为依据,在用地、用能、财政、金融等方面实施差异化激励。雅安、内江、凉山、宜宾将评价结果作为联动产业准入、“标准地”改革、工业低效用地清理、产业结构优化等工作的主要参考内容。资阳、眉山紧盯立体空间开发,鼓励利用地下空间建设仓储、停车等配套设施,地上空间实施“零增地提质”,拓展垂直空间立体发展。新都高新区、华蓥山经开区积极构建“产业城+孵化园+配套区”发展模式,实现从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转型。成都、广安、内江优化产业服务手段,从土地供应转为厂房供给,根据入驻企业需求和生产特性,灵活定制厂房,推动粗放式土地招商向资源精益化利用转变。
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省、市、县各级有关部门将采取更为灵活有效的措施,加快引导政策性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,带动社会性资源向优质企业叠加,大力拓展评价结果运用场景,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化利用,推动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(记者 寇敏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