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光明日报 | 发布时间:2022-11-15 | 浏览量: |
个体工商户是我国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国特色的市场主体。近日,《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公布,提出了39条具体内容,明确个体工商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,完善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工作机制,同时提出了各领域帮扶具体措施,有效保护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。
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9月底,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1.11亿户,占市场主体总量的三分之二,带动就业近3亿人,其作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“毛细血管”和市场的“神经末梢”,在稳增长、促就业、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“《条例》是在原《个体工商户条例》基础上制定的,更加适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个体工商户发展特点,能够更好解决个体工商户面临的问题。”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分析称,一方面,个体工商户是我国独有的市场主体类型,数量巨大、利益诉求独特。特别是近年来,随着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,网络直播、微商电商等“新个体经济”层出不穷,建立既促进发展又规范秩序、既创造环境又维护权益实现多元目标的法规制度尤为紧迫。另一方面,受外部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,个体工商户发展面临重重困难,需要加强制度设计,进一步稳预期、增信心。同时,原《个体工商户条例》以登记和管理为主要内容,支持发展的措施不明显,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。因此,制定出台一部专门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行政法规,有助于在制度层面稳定市场预期,为个体工商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。
该负责人指出,《条例》的出台,彰显了党和政府对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关心关爱,体现我们党毫不动摇鼓励、支持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坚强决心,体现党和政府服务民生、保障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,体现全社会尊重劳动、关爱劳动者的时代精神。
《条例》总结固化了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经验做法,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。受疫情频发、消费低迷等多重因素影响,个体工商户生存发展仍面临经营成本、经营场地、招工用工、贷款融资等诸多方面的困难,市场预期不稳、发展信心不足。调查显示,今年以来,近八成个体工商户月均营业收入在1万元以内。近年来,各地区、各部门在便利准入、融资支持、税费减免、创业就业等多方面,出台了一系列帮扶个体工商户等小微市场主体发展的政策措施,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走访帮扶,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经营中面临的困难问题。
对此,《条例》在认真总结有关部门出台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政策措施的基础上,对个体工商户立法进行了重新定位,坚持问题导向,将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进行汇总集成,从财税、金融、社保、就业、转型升级、信息服务、表彰奖励、困难救助、监测分析等各个方面,对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作出制度安排。很多具体制度安排具有含金量、短期可见成效。特别对个体工商户实施分型分类、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、取消变更经营者仅限于家庭成员之间的限制、改革年报制度等作出安排,有利于解决个体工商户“急难愁盼”的突出问题,从整体上提升发展质量。
该负责人表示,《条例》的出台,完善了市场主体发展的法治环境,明确了个体工商户的法律地位和重要作用,从各方面提供了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依据和手段,真正成为个体工商户的“主体法”,与其他市场主体相关法律法规一起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,将推动我国各类市场主体实现更大发展。(记者鲁元珍)